1.专业概况
公共艺术专业历史悠久,其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设立的“装饰设计”专业。“装饰设计”专业1980年更名为“工艺绘画”和“工艺雕刻”,1988年更名为“装饰艺术设计”。2013年,按照教育部学科分类标准更名为“公共艺术”。
公共艺术专业所在的设计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、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列为A类,连续获批四期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;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2.师资队伍
现有专任教师12人,其中教授2人,博士生导师1人,硕士生导师4人,分别在国内外5所院校取得学位,拥有本学科领域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58%。专任教师获江苏省教学名师、紫金文化创意英才、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称号。
3.人才培养
公共艺术专业以主题性教学模式推进“艺术+思政”课程教学,注重结合百年校史、重大革命题材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等主题内容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,实现“艺术+思政”的有机融合。
在综合材料实验、立体装置艺术、城市空间艺术设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,聚焦数字技术应用下公共艺术的跨媒介设计实践,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。教学成果在国家级、省级艺术设计展览中屡获奖项。在历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奖及入围作品50余件,近几届全国美展中获银奖1件,优秀奖以上5件。在全国重要公共空间设计落成作品200余件,包括师生团队完成了国家“公祭鼎”设计、获得“匠心奖”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江苏彩车设计、南京地铁系列壁画创作、南京陶行知纪念馆公共艺术设计、溧水区城市雕塑规划布局研究项目、南京牛首山风景区佛顶塔壁画设计等一系列项目。